新聞中心
需求:我希望在頁面上的這個位置放一個鏈接。
「這不是很簡單嗎?html 文件里面加個 A 標簽就可以了」
提出需求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
提出需求的人通常只是將自己所能看到的東西結(jié)合上自己想要的東西,用自己的邏輯演繹之后得出的所謂「需求」。
不同領(lǐng)域、不同層次的人,對需求的描述方式都是不同的。僅僅是通過別人對需求的描述實際上很難了解對方真正的意圖。比如上面加鏈接的需求,實際提出這個需求的人想要的可能是:
統(tǒng)計每次點擊的用戶
可以自己修改這個鏈接的文字和地址
對不同地區(qū)的用戶顯示不同的鏈接
…
需求只是一種主觀的描述方式,直接參考價值并不高。我們應(yīng)該和需求方聊聊背景,聊聊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需求?有沒有想過或嘗試過別的方案?
1. 你的需求其實并不需要開發(fā)
很多需求只不過是現(xiàn)有資源沒被充分利用造成的。滿足這樣的需求可能只是做一些資源的調(diào)配,不需要投入額外的開發(fā)。
如果只是鏈接到活動頁面,可以通過后臺配置出來,不需要投入開發(fā)
這個鏈接固定到當(dāng)前用戶個人中心頁,我們有現(xiàn)成的組件可以直接用
不寫代碼就能滿足需求才是最優(yōu)雅的實現(xiàn)方式。
2. 你的需求這么做會更好
提出需求的人可能會缺少某些方面的意識,我們可以在了解需求背景的階段給出一些建議。
把鏈接放在另一個位置轉(zhuǎn)化率會更高,而且不會讓用戶覺得惡心
這里可能需要限制一下字數(shù),這塊空間只能容納 15 個字,否則就換行了
這樣的建議也是因人而異的,如果提需求的人比我們的產(chǎn)品感官更高,這時候我們再去給對方建議就有點班門弄斧了。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了解需求時問到「為什么把鏈接放在這里」,可以抱著學(xué)習(xí)、提高自己的心態(tài)問。
3. 你不能這么做
某些需求可能就是現(xiàn)階段不能做的,但是這些不能做的原因可能在需求方的認知范圍之外。
鏈接的文案和文字的控制權(quán)交給外部,這樣無法通過安全評估
這個頁面不能大量引流,我們需要先優(yōu)化性能,否則服務(wù)器會扛不住
這種時候好好解釋清楚,該拒絕的就拒絕。有些原則問題是不能容忍的,強行去滿足這種需求遲早會出事。
當(dāng)然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溝通不到一個點上的需求方,這時候可以考慮聊聊情懷、聊聊價值觀。
4. 找個 ROI 較高的平衡點
提出需求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實現(xiàn)成本有多高,討價還價很有必要。
這個地方加鏈接可能需要下個月才能上線,用按鈕的形式明天就可以上線
做到可以實時修改可能需要投入一周的工作量,容忍 1 小時延遲的話馬上就可以搞定
如果我們了解過背景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需求方的描述中有些部分根本就和背景沒關(guān)系,只是拍腦袋決定的。
如果只是加一個入口,未必非要用鏈接的形式,用按鈕同樣可以做到。如果使用按鈕的方案不需要做任何開發(fā),而改成鏈接可能需要跨團隊協(xié)作,還需要 App 發(fā)版本,那么為何要執(zhí)著于用按鈕的形式呢?
最后
把所有事情考慮清楚之后,我選擇了在 html 文件里面加個 A 標簽。需求真的只是想加個鏈接而已,根本就沒我想的這么一大堆破事。
但是這并不是什么令人后悔的事,在一件事沒有進入終態(tài)之前,它存在的概率足以讓我們?nèi)ニ伎歼@一堆問題。僥幸的心態(tài)終究會敗給墨菲定律。
新聞標題:頁面上加個鏈接是什么意思
本文URL:http://ef60e0e.cn/article/cjicop.html